Ⅰ 前 言
外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各科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学习好外科学是学好临床医学的关键。通过外科学的见习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等方面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为日后学习和从事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奠定基础。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麻醉、口腔医学、妇产、美容、法医、影像、五官等专业本科学生使用。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
Ⅱ 正 文
一、 教学目的
主要是通过学生深入病房,亲自接触病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上手术台或通过教学录像观摩手术、了解各种检查方法和诊断与治疗等,使学生对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检查和诊治原则及外科治疗方法等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知识和相应的诊治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从医素质、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 、教学要求
外科学的见习教学需深入各个专科,以临床见习为主,结合当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实际情况,以分析实际病例为主要手段,充分消化、吸收理论课的内容。老师在带见习过程中,应根据当前医学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的诊疗技术,同时注意加强三基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提高对外科疾病的诊治能力。
三 教学内容 (了解)
(一)普通外科
1、颈部疾病
①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指征、术前准备及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的处理;
②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③ 颈部肿块的诊断要点。
2、乳房疾病
① 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要点;
②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分期和综合治疗原则。
3、腹外疝
① 腹股沟疝的构成、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 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诊断;
③ 嵌钝性和绞窄性疝的手术处理原则。
4、腹部损伤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方法及其处理原则,特别是手术指征的掌握。
5、胃十二指肠疾病
①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适应证;
② 手术原则和常见术式的理论基础;
③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④ 胃癌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
6、小肠疾病
① 肠梗阻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② 绞窄性肠梗阻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
③ 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7、阑尾疾病
① 急性阑尾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②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方法的选择;
③ 特殊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8、结、直肠及肛管疾病
① 直肠肛管的检查方法;
② 直肠指诊的体位、意义;
③ 结、直肠癌的病理和分期、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骨科
1、骨折
① 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骨折愈合的过程及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② 骨折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③ 骨折的急救、治疗原则及开放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④ 肱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⑤ 肱骨髁上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⑥ 桡骨远端、骨折的移位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则;
⑦ 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胫腓骨干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⑧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⑨ 脊柱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治疗原则;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⑩ 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2、关节脱位
① 关节脱位的概念、分类;
② 肩、髋关节脱位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③ 肘关节脱位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3、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① 慢性损伤的分类、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② 常见慢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③ 股骨头无菌坏死的病理、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
4、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① 颈椎病的分型、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三)小儿外科
1 、运动系统畸形
①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③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 泌尿系统畸形
① 泌尿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 隐睾的诊断和治疗;
③ 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
3、 消化系统畸形
①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②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③ 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四)肝胆胰外科
1、肝疾病
① 肝脓肿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
②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2、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特点,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原则、断流术与分流术的比较。
3、 胆道疾病
① 胆道疾病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
② 胆囊、胆管结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③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④ 胆道疾病常见并发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五)烧伤整形科
① 热烧伤的临床过程及病理生理特点;
② 热烧伤面积计算和深度估计的方法;
③ 热烧伤的现场急救和早期处理原则;
④ 热烧伤的创面处理和全身治疗中补液的方案;
⑤ 热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和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⑥ 手外伤的诊治、处理;
(六)泌尿外科
1、泌尿系损伤
① 膀胱破裂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 前尿道和后尿道损伤的尿外渗范围、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
① 泌尿系感染的诱发因素、常见致病菌的感染途经和抗菌药物治疗原则;
② 肾积脓和肾周围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③ 细菌性膀胱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④ 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3、泌尿系统梗阻
① 泌尿系梗阻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②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手术适应证。
4、尿石症
① 上尿路结石的诊断、治疗方法、保守疗法适应证及具体措施;
② 膀胱结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5、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① 肾癌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② 膀胱肿瘤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七)神经外科
1、颅脑外伤
① 头皮损伤;
② 颅骨骨折:颅盖骨折的表现、手术指征、后果;
颅底骨折的表现、可能的损伤、诊断依据;
③ 脑损伤的表现、诊治原则;
④ 颅内血肿的表现、诊断原则。
2、高血压脑出血的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3、颅内肿瘤的分类、表现和诊治原则。
(八)心胸外科
1、胸部疾病
①胸部损伤的急救程序;
② 多发性肋骨骨折、张力性气胸、进行性血胸的病理生理特点、诊断和治疗;
③ 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和急救;
④ 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程序和鉴别诊断;
⑤ 食管癌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程序和鉴别诊断。
2、心脏疾病
①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征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
② 二间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原则;
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原则。
(九)手术学
1、无菌术
① 了解手术人员术前手臂等区域的无菌准备;
② 了解对病人手术区域皮肤的无菌准备;
③ 学会连接手术时的无菌准备;
④ 熟悉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⑤ 了解手术中无菌操作规则和必要的管理制度。
2、外科基本技术
① 熟悉外科手术常用器械、了解其用途及使用方法;
② 了解外科手术结扎常用结的种类,熟练掌握单手、器械打结法,学会双手打结;
③ 学会切开、止血、分离、显露手术野和几种常用的缝合方法。
注:见习内容可根据临床情况作适当调整。
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临床教学部外科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 、教学方法:
1.见习教学:见习分组(10-15人/组),带教教师按照教学要求指导询问病史,规范体格检查和病历书写、组织临床病例讨论等。
2.见习方法:以每个临床科室为单位,科室教学秘书负责组成的2-4人的见习教学小组,每天上午查房完成后,集中见习学生对典型的教学病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等,然后根据病史特点,引导学生对病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病例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总结。学生要按规定的时间进行轮转。
3.教学点:在附属医院外科各科室教学,承担教师由附属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委派,教研室要不定期进行检查。
4.辅导形式:小讲座、课堂答疑、讨论、复习等结合。
5.学生的见习期间必须按规定书写相应的医疗文书:入院记录2份、查房记录3份、病程记录8段、出院记录1份、请会诊记录1份、开门诊处方10张并交兼职班主任审阅、修改,并交临床部检查。
四 、考核办法:通过书写病历、对典型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及小讲座出勤率等方法,进行考核。见习考试占总评成绩的15%;见习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理论课考试。